发布日期:2025-07-28 17:09 点击次数:101
要不是亲眼见证,谁能想到本该稳进决赛的中国女篮,会在这场亚洲杯半决赛里,被日本杀了个措手不及,直接翻车出局?
啊,梦碎的声音,比现场的哨声都刺耳。
整场球打完倒下的,不止是体能,还有多少中国球迷的一口老血。
你说意外吧,其实也不算。
但再回头想想,心里咯噔那一下,就是有点绕不过去,这事到底因何而起?
前头就有不少网友在微博上开玩笑,“自古中日对决,几家欢喜几家愁”。
但其实,这回女篮输了,不只是一个比分的问题。
故事真正的钩子,在于场上一个哭了,场下一个火了,还有个日本小女孩儿新晋掀起风暴,主角谁都没想到会这么轮转。
韩旭泪洒发布会,这一幕可比输球还煽情。
她哭得很不是时候,但好像每个人又都能理解。
毕竟,谁不是一边逞强一边咬牙熬过来的?
说起来,韩旭没有选择出国打球,是妥协吗?
她解释得挺明白,备战巴黎奥运想磨合队伍,养一养伤,才没去海外。
这话都说到这份上了,还能逼她啥?
但架不住外界舆论铺天盖地,有人说她怕了,有人说她懒了,还有人吐槽她躲避竞争。
其实大家不是不晓得,她今年25岁了,虽然年轻,但在篮球圈里也早过了“青春无敌”的阶段。
再不出去可能真的会错失大场面锤炼,毕竟职业生涯没有无限刷新。
可见韩旭自己心里也清楚,压力有多重。
整场比赛,她的数据其实不算丢人——27分钟,19投7中,外带三分4中2,18分7篮板7助攻2抢断。
数一数,简直全能型选手,拿出来唬人完全够格。
但球队输了,这些大号数据能安慰谁呢?
打回现实,眼泪就成了她赛后的全部答案。
这边韩旭哭着,那边李梦却不在场,但同样霸占热搜。
你说巧不巧?
昨天李梦没进女篮大名单,赛后就有人高喊让李梦回归。
这不奇怪,去年亚洲杯决赛她的表现确实够硬,11投5中,三分飙中3个,罚球进了4个,拿了17分5篮板6助攻。
反观现在的首发锋线张茹,2投0中,全场只拿1分。
你要说不是一条战线,就显得有点自欺欺人。
说到底,李梦这种关键时刻的爆点选手,真有人可以取代吗?
一时半会还真不现实。
不是说谁手感爆发,就能扛住全场压力。
张茹和罗欣棫,这一晚没少挨批。
但事实就挺打脸——中国女篮昨晚就是缺一个能硬刚、防突、防切、该得分时能得分的人。
国际赛场从不相信眼泪,只认硬实力。
李梦因为伤病下线,那我们就真没有Plan B?
这场球结束后,“让李梦回国家队”成了热搜第一,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。
每逢阵容不顺、球队遇挫,球迷立刻怀念那个去年还能拯救局面的“李梦姐姐”。
谁说这不是悲剧里的一点黑色幽默呢?
而把风头悄然抢走的,是日本的19岁小将田中心。
不吹不黑,这小姑娘是真会打球。
全场30分钟,16中10,三分球9投5中,单场27分。
怎么看都不像第一次露脸大舞台的小朋友。
就这样,一场比赛让几百万中国球迷记住了一个名字——田中心。
日本队其实一点点也不神秘,但问题是,他们总能冒出不怕事的新鲜面孔,不靠老队的情怀吃饭。
田中心的爆发很戏剧,韩国网友都说,“中国女篮不是输给了日本,是输给了19岁的田中心。”
讲真,换做谁扛住这种火力?
中国女篮的防守在她面前几乎成了背景板,她三分一连串命中,咱们防守漏人漏得心慌。
韩旭其实赛后也夸了田中心,说她年纪轻轻,打法却“很飘”,命中率出奇高。
她那种带动协防又能出机会的打法,确实中国现在短时间没人能仿。
老宫指导是不是对田中心准备不够?
讲句实在话,有点大意了。
人家一连进俩三分,就该派人贴身了,结果愣是被打出信心。
不是说教练完全甩锅,但战术反应确实慢了半拍。
网友说,国货之光永远在别人的球衣上闪光,这话扎心不?
别的不说,这场失利让中国女篮进一步暴露了几个老问题。
几代人都在说的锋线偏软;
关键球没人硬上;
缺乏年轻新星续命。
赛前没觉得有啥,但一到打日本,问题全翻出来了。
尤其是锋线火力匮乏,一眼可见。
李梦缺阵直接就是“断了筋脉”,好比刀把子上锈了,想劈开防线,愣是劈不动。
张茹虽然积极,奈何经验和关键投射能力还没补上来。
这就是现实,不是谁想上就能立马补位。
再说日本,为啥总能出新星?
田中心才19岁,下一届还能打两届大赛。
中国女篮年轻球员哪个能有她这样的担当?
不少球迷已经在抱怨,这届女篮青训是不是断档了?
长远看,老将迟早要退场,年轻人不经风雨哪有长成强队的土壤。
田中心今晚就是血淋淋的例子,不怕舞台有多大,自己硬把主角抢过来。
有网友调侃:咱们的小姐姐们,光靠老将还真不太行了,偶尔也得派个00后冲出来。
可惜,没见着。
归根结底,这次败走亚洲杯,警钟敲得挺响。
咱们再不关注梯队培养,再不给年轻人上大场面历练的机会,怕真要连人家的背影都看不见了。
但话又说回来,输球虽痛,绝非世界末日。
最怕的就是莫名自信,把自己的缺陷当成优点,把别人的优势看做巧合。
韩旭哭的时候,很多人都很心疼,但这世上的强大,多少不是从痛苦里磨出来的?
过去的中国女篮,就是靠一次次失败,熬成了今天的样子。
所以千万别只盯着一场比赛结果哭鼻子,这次倒下,下次站起来才叫劲。
前提是敢于认清惨痛,敢于自我更新。
别再幻想什么完美剧本,从乌云里钻出来,靠的只能是拳头硬、心气狠,还有不断升级的后备力量。
别说现在中国女篮就彻底没戏。
竞技体育嘛,有低潮也有高潮。
但这次失利的确给所有队员、教练、决策者上了一课。
再不狠抓青训,再不好好研究战术应变,而且核心球员行不行能随时补缺,底牌亮出来就知道谁是“纸老虎”。
李梦在不在场,都不该是断线风筝。
球队不能只靠一两个超人,更要的是整体协同。
田中心能突然爆发,一定说明日本女篮后备保障和年轻人训练体系比我们更科学。
咱们要是还有世界大赛的梦想,这些老问题一个都拖不了。
看完这场,回过头来想一想,偶尔不妨自嘲一下:咱也不是非得求稳,就怕连“稳”字怎么写都忘了。
输赢一时,但进步得是一世。
女篮要想走得更远,必须痛定思痛,补齐短板,别再犹豫谁去海外、谁留国内,能为国家争脸的,才是最佳答案。
要是明年巴黎见,还得靠这群姑娘们扛大旗。
希望下回再见,让咱们泪点不是被打哭,而是被打笑。
大家咋看,中国女篮这场球输了,到底输在啥地方?
是缺了李梦的单挑火力,还是让田中心打得太溜?
快说说,你的观点呢?
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,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,请提供相关证明,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。
上一篇:2-1!1-0!苏超疯狂一夜:南通六战全胜,5分领跑,泰州升至第五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