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热点资讯
产品展示
你的位置:意昂体育 > 产品展示 > 情感围猎产业链:男团主播操控多名女性背后的法律与道德危机
情感围猎产业链:男团主播操控多名女性背后的法律与道德危机

发布日期:2025-07-29 15:15    点击次数:128

一、事件始末:情感围猎的精密链条

2024年10月,44岁的袁女士在男团直播间为主播“X风”刷了一件小礼物,由此踏入精心设计的陷阱。X风主动私信袁女士,编织“妻子出轨离婚”“负债百万”“家人患癌瘫痪”的悲惨故事,并伪造聊天记录佐证,迅速激发她的同情。一个月内,袁女士从日打赏几百元飙升到数万元,X风对她的称呼也从“宁静姐”变为“宝贝”,不断用“离不开你”等暧昧话语诱导她持续充值,甚至以“输PK会被开除”等话术胁迫她助其赢得直播对战。

三个月内,袁女士豪掷43万元,将X风推上团队“榜一”位置。在X风“离婚后娶你”的承诺下,她冲动与丈夫离婚。然而离婚后,X风却要求她在老家买房,并继续以离职见面为由索要财物。今年3月,多名女性粉丝联系袁女士,揭露X风以相同套路同时操控十余人,其中一人损失高达80万元。更残酷的是,袁女士发现X风在与其“恋爱”期间,多次与其他女性线下密会。今年6月,袁女士被诊断为重度抑郁,最终与其他两名受害者向长沙警方报案。

多名受害者证词拼凑出X风的“围猎三部曲”:

筛选目标:针对经济优越、情感空虚的女性(如与丈夫聚少离多的袁女士)主打“爱情牌”;对消费力弱者则发展为“免费管理员”,利用她们拉拢更多“金主大姐”;

情感操控:要求管理员在直播间充当“氛围组”,当袁女士打赏时立刻刷屏“X风说梦到你了”或渲染危机“这场输了哥哥会被开除”;

榨干价值:诱导袁女士租房承担其生活费,却在同一房间与其他女性发生关系;对管理员仅以“等我有钱不会忘了你”等空话敷衍,甚至对质疑者发出死亡威胁。

二、法律失焦与道德塌方:围猎者的“免责逻辑”

面对指控,X风的回应堪称践踏道德底线的范本。他先是否认与袁女士存在恋爱关系,辩称“私下聊天是答谢打赏的正常工作”,随后又改口承认“有过情感投入”。对于多名女性指控的出轨行为,他轻蔑宣称:“单身解决生理需求不违法,聊天截图全是断章取义”。更荒谬的是,他将责任转嫁给受害者:“正经人会沉迷直播间吗?一个巴掌拍不响!”。

此类辩词暴露其核心逻辑:以法律底线为道德上限。法律上,“感情欺诈”虽无专门罪名,但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指出,若证明其虚构家庭困境、诱导打赏具有非法占有目的,仍可能构成诈骗罪;即使仅属民事欺诈,受害者的43万元打赏款也可主张返还。然而现实困境在于:情感操控的隐蔽性使刑事取证困难,而平台分成机制(打赏金50%归平台,余下75%-80%由经纪公司抽成)进一步模糊资金流向。

三、结构性暴力:谁在滋养“情感屠宰场”?

此案远非个别主播的道德沦丧,而是系统性剥削的缩影:

平台监管真空:涉事主播团队至今仍每日正常直播,平台对袁女士7月9日的投诉置之不理。其所属传媒公司参保人数为0,属典型的“空壳运营”,违法成本极低;

受害者的污名困境:多数受害者因羞耻感拒绝报警,袁女士坦言“不光彩”,而X风“正经人论”正利用此心理二次伤害她们,将诈骗美化为“自愿沉迷”;

情感诈骗产业化:从话术复制(多名受害者收到雷同的“负债”“患癌”故事)到分工协作(管理员营造恋爱氛围),暴露灰色产业链的成熟运作。

更值得警惕的是目标群体的脆弱性。中年女性在情感缺失时易成猎物:袁女士因与丈夫聚少离多陷入空虚,X风则通过高频次“事无巨细的生活汇报”制造恋爱幻觉。心理学层面,这种“孤独感货币化”策略精准击中了现代婚姻中的情感缺口。

余论:破局需三重建构

当X风以“生理需求”为欺诈洗白时,他击穿的不仅是道德防火墙,更暴露了法律对新型情感诈骗的滞后性。要遏制“情感围猎”产业化,必须:强化平台责任(建立主播信用评级与投诉响应机制),破除受害者污名(设立反情感诈骗公益援助),并推动司法解释更新(将“非法占有目的”的认定标准覆盖情感操控场景)。

此案中那张43万元换来的重度抑郁诊断书,不仅是个体悲剧的注脚,更为整个社会敲响警钟:当“爱”成为收割流量的工具,虚拟温暖终将焚毁真实的尊严。唯有织密法律与道德的双重防线,才能阻止直播间沦为下一个“杀猪盘”工坊。

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,快来关注学予明天



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