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热点资讯
产品展示
你的位置:意昂体育 > 产品展示 > 塔山之战后嫌隙升级,南岳脚下埋下隐秘导火索,阙汉骞与蒋介石的信任真相
塔山之战后嫌隙升级,南岳脚下埋下隐秘导火索,阙汉骞与蒋介石的信任真相

发布日期:2025-08-29 00:07    点击次数:184

1948年塔山鏖战背后,阙汉骞与蒋介石的嫌隙其实早在四年前南岳脚下就埋下了

孔夫子说过“以貌取人,失之子羽”,那是因为他当年看一个叫澹台灭明的学生长得寒碜,就心里打了折扣。老蒋这辈子也有类似的“走眼”时刻,不过他的版本是——长得太好看反而信错了人。阙汉骞,浓眉大眼、写得一手漂亮楷书,在黄埔四期同学里混得风生水起,一路被提拔到军长的位置,比胡琏、张灵甫都快。

我外公年轻时在湘潭茶馆听老兵闲聊,说1937年的淞沪会战刚打两个月,这个阙团长就升成少将旅长,那阵仗跟村里孩子考上省城中学差不多,全镇都知道。这种速度,在黄埔系就是坐直升机往上飞。可惜,人品和能力并没跟着军衔一起涨。

故事要从1944年的南岳说起。当时抗战正吃紧,第四次军事会议开完,蒋介石带着一帮将领去忠烈祠祭拜,然后顺道逛衡山。他走到半山腰,看见几栋小洋楼修得精致,还特意问是谁家的产业。一查,其中一栋居然是阙汉骞的私宅——抗战年月,一个现役军官哪来闲钱盖这种房?蒋脸色立马沉下来,当场吩咐没收充作公用,还嚷了一句“这哪里像黄埔精神!”转身就下山去了。据陈诚后来回忆,那天本来安排好的游览全泡汤。

这事儿表面过去了,因为54军马上要调去印度参战,不便节外生枝。但老蒋心里的印象已经变味。我舅爷当年在重庆当勤务兵,说那之后总司令批阅文件遇到阙汉骞名字,总会停顿一下才签字,好像笔尖也犹豫三分似的。

到了印度,又闹出别扭。本来54军三个师齐整过去,可先头部队14师和50师士兵被留下编入新六、新一两支王牌,美其名曰加强协同,其实等于把主力拆走,只剩个新成立不久、底子薄弱的198师还归自己管。这事让阙很窝火,他干脆截住还没登船的198师,让它留在手边算保住点家底。不过陈诚倒是借机在人家王牌部队安插了土木系血脉,两边各有算盘,各自觉得占了便宜。

时间跳到1948年秋天,大连方向炮声隆隆的时候,第54军已经换成整编制,下辖八旅、三十六旅和198旅,但血统复杂:八旅原属胡宗南系统;三十六旅前身德械装备,是宋希濂嫡系;只有198算土木系出身,但又不是最早那批老人马。这种拼盘式架构,本就难拧成绳,更别提内部还有互相防备的小动作。有一次第8师抱怨轮番作战该轮到别人冲锋,可还是他们顶上去——理由冠冕堂皇,说老番号该做榜样,其实就是不给范汉杰器重的人露脸机会。

塔山之役,就是这样背景下爆发的。我隔壁王老师年轻时跑运输,他说亲眼见过锦西港口卸下一批钢材,本该运去筑工事,却直接拉进仓库等买主。有些甚至绕道天津上海倒卖掉,这里面54军高层都有份儿。不光物资,有时候连士兵饷银也拿去炒黄金,一拖几个月才发下来,到手已是一堆金圆券废纸。有气性的士兵,当场撕票撒满营地,“你不给我命钱,我凭啥替你卖命?”这种怨气带进塔山前线,再多飞机舰炮,也砸不开东野四纵那条防线。

攻坚期间,第8师伤亡惨重仍未突破,而号称主力嫡系的198却一直按在锦西守备位置,让晕船未缓过劲儿的新39军硬顶上阵。这种排兵布阵,就算侯镜如站旁边,也只能摇头缩回自己的92军不动弹——谁愿意替别人填坑呢?结果大家都耗在那里,看着锦州陷落。

锦州失守后,老蒋飞抵葫芦岛劈头盖脸痛斥众将,对阙更是不留情面,从“蝗虫”骂起,一度动念枪毙,要不是顾祝同死劝恐怕真成事实。在他看来,“蝗虫”不是随口辱骂,而是对贪腐啃噬部队元气的一锤定音。从南岳洋楼,到驻印拆骨,再到辽西偷钢炒金,这根刺早扎进去了,只不过塔山败绩让它彻底化脓。

后来有人问起此事,有位退伍司号员笑着摆手:“哎呀,那都是几十年前旧账啦,我们只记得撤退那天海风大,把锅盖吹海里找不到。”他说完叼起旱烟袋慢慢吸了一口,也不知道是在感慨风浪还是人心。

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,仅供学习交流,不构成定论或权威史实参考。



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