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8-31 08:48 点击次数:62
中国男篮正在为2025年8月5日至17日在沙特吉达举行的男篮亚洲杯做最后准备。
此次参赛阵容并非最强阵容,杨瀚森、曾凡博、张镇麟均因故缺席,周琦也因腰伤赴美治疗处于出战成疑状态。
尽管面临人员不整的困境,中国男篮在热身赛中却展现出了令人惊喜的状态,不仅两胜委内瑞拉,更是以20分优势击败了欧洲劲旅波黑男篮。
目前中国队世界排名第30位,在亚洲区仅排第6位,位列澳大利亚、日本、新西兰、伊朗和黎巴嫩之后。
主教练郭士强已经明确了争夺冠军的目标,而最终12人大名单的选择将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。
从15人热身赛大名单来看,后卫线上有赵睿、胡明轩、廖三宁、程帅澎、高诗岩和徐杰六名球员。
锋线位置包括王俊杰、朱俊龙、赵嘉义、刘礼嘉、雷蒙和张宁。
内线人员最为匮乏,只有胡金秋、余嘉豪和李祥波三人。
根据国际大赛常规配置,最终名单很可能由5名后卫、4名锋线和3名内线球员组成。
后卫线竞争中,赵睿、廖三宁和程帅澎凭借热身赛的表现已经基本锁定名额。
这意味着胡明轩、徐杰和高诗岩三人将竞争剩下的两个后卫位置。
从目前情况看,郭士强更倾向于让赵睿和廖三担任主控,衔接段则由高诗岩承担组织任务。
高诗岩作为郭士强的“嫡系”球员,落选概率相对较小。
徐杰则面临较大挑战,因为作为一名控卫,如果无法获得球权,入选大名单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。
胡明轩的角色较为明确,他将担任外线防守尖兵兼三分射手,兼具快速推进能力和防守压迫性。
锋线位置的选择同样存在悬念。 雷蒙和张宁的身高都在196cm以下,严格来说只能归类为后卫。
从热身赛的出场时间来看,郭士强对雷蒙的信任更为明显,张宁的上场时间有限。
由于两人角色相近,张宁最终落选的概率很大。
实力平平的刘礼嘉也很可能被舍弃,因为他在CBA的表现并不突出,面对国际大赛难有作为。
如果张宁和刘礼嘉落选,锋线人选将确定为王俊杰、朱俊龙、赵嘉义和雷蒙四人。
赵嘉义的留用多少有些无奈之举的味道,反映出中国男篮在锋线位置上的人才匮乏。
内线方面的人员预测相对简单,因为人员较少。胡金秋和余嘉豪基本可以锁定名额。
胡金秋作为新科CBA总冠军MVP,将承担内线进攻核心重任。
他的中距离跳投和篮下终结的稳定性无可替代,是阵地战“挡拆后外弹/顺下”的第一选择。
余嘉豪则是传统护框者,221cm身高带来的禁区威慑力是防守体系的最后屏障。
李祥波的去留完全取决于周琦的情况。
如果周琦能够回归,李祥波很可能无缘最终名单;如果周琦不回归,为了预防万一,李祥波也需要纳入考量。
周琦目前虽然因腰伤赴美治疗,但仍有希望回归参赛。
作为中国男篮目前的核心球员,只要健康有状态,周琦入选问题并不大。
周琦的回归与否将直接影响一个名额的归属。
如果周琦参赛,最终名单很可能是:周琦、胡金秋、余嘉豪、王俊杰、赵嘉义、朱俊龙、赵睿、廖三宁、胡明轩、雷蒙、程帅澎和高诗岩。
如果周琦无法参赛,则可能由胡金秋、余嘉豪、王俊杰、赵嘉义、朱俊龙、赵睿、廖三宁、胡明轩、徐杰、程帅澎、高诗岩和雷蒙组成。
不过也有观点认为,如果周琦不打,球队应该紧急招募一名内线球员,因为只有两名纯内线球员风险太大。
一旦有球员受伤或陷入犯规麻烦,内线轮换将面临极大困难。
从技术特点来看,赵睿是球队的外线核心和队长。
胡明轩的快速推进能力和防守压迫性对球队很重要,他的三分投射是衔接快攻与阵地战的关键节点。
徐杰扮演着节奏掌控者和外线炮台双重角色,他稳定的三分投射和小打大的精准传球,能为阵地战拉开空间。
廖三宁是纯攻击型后卫,他的突破分球和中距离急停跳投可弥补后场“持球强攻第二点”的缺口。
高诗岩则凭借防守硬度和组织能力参与竞争,其贴身防守和抢断能力在对阵亚洲快速后卫时将发挥重要作用。
锋线上,朱俊龙是国内最全面的锋线防守者,可从1号位防到4号位,他的防守覆盖面积能支撑球队无限换防体系。
张宁作为锋线得分爆破点,在本赛季CBA场均能贡献17.4分,搭配强壮身体带来的篮下终结效率,能为锋线提供“低位强吃+转换冲筐”的硬解法。
赵嘉义是空间型四号位人选,34.7%的三分命中率虽不算顶级,但接球投篮稳定性高,且具备一定的篮板保护能力。
王俊杰是全能大锋线,207cm身高兼具持球突破、中远投和策应能力。
在近期与委内瑞拉的热身赛中,他得到12分5篮板3助攻,展现出了不错的进攻能力和比赛气质。
中国男篮在2022年亚洲杯仅获得第八名的成绩,当时杜锋组建的参赛阵容包括:后卫线孙铭徽、赵睿、徐杰、胡明轩、姜伟泽;锋线贺希宁、翟晓川、顾全、付豪;内线周琦、王哲林、范子铭。
由于多名主力球员受健康因素影响,包括郭艾伦和赵继伟等核心队员未能入选,导致成绩不佳。
此次亚洲杯共有16支参赛球队分为4个小组。
小组赛阶段每组进行单循环比赛,每组第一名直接晋级八强。
每组第二、三名共8支球队,将交叉进行八强附加赛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,胜者晋级八强。
四分之一决赛开始采用单场淘汰制,直至决出冠军。
中国男篮与沙特阿拉伯、印度和约旦同处一组,这个分组形势相对较为有利。
中国女篮在亚洲杯仅获季军的成绩,给男篮带来了压力,球队已接到明确的成绩要求,必须在2025年亚洲杯取得突破。
郭士强主教练面临的不仅是如何选择12人名单的问题,更是如何在人员不整的情况下,调配出最具战斗力的阵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