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10-25 07:49 点击次数:179
“旅长,敌人火力太猛了,我们快顶不住了!”
1946年国共谈判破裂,蒋介石调30万大军围剿中原解放区,
中原解放军需突围,皮旅7000余人临危受命,为主力掩护。
他们武器老旧、弹药匮乏,却凭借智慧与顽强斗志一次次突出重围。
突破包围后亡命狂奔,又遇新难题,他们能否成功抵达解放区?
01
1946年的中原大地,被一层厚重的阴霾所笼罩。
国共谈判破裂的阴云,如同暴风雨前的沉闷,压得人喘不过气来。
蒋介石撕下了最后的伪装,调集30万大军,如饿狼般扑向中原解放区,
妄图在48小时内将6万中原解放军彻底吞噬,进而挥师北上,将解放区各个击破。
中原解放区,这片曾经充满希望的土地,此刻已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囚笼。
敌人修筑了10万条战壕,宛如一条条狰狞的毒蛇,蜿蜒盘踞在大地上;
6000座碉堡,像一个个冰冷的巨人,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每一个角落。
在一间昏暗的指挥部里,灯光摇曳不定,映照在一张张严肃而坚毅的脸上。
中原解放军的领导们围坐在一起,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。
“按照党中央的部署,我们必须尽快突围。”
一位领导沉重地说道,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。
“可问题是,谁来给主力部队掩护?谁来假扮主力,把国民党军的火力吸引走?”
另一位领导皱着眉头,提出了这个棘手的问题。
房间里顿时陷入了一片沉默,每个人的心中都清楚,这个任务的本质就是“牺牲自己,保全别人”。
没有人愿意接这活儿,因为这意味着要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,意味着可能全军覆没。
就在这时,第一纵队第一旅旅长皮定均猛地站起身来,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决绝:
“把这条命交给组织了!我们皮旅上!”
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皮定均,有敬佩,有担忧,也有一丝犹豫。
皮定均看着大家,声音沉稳而有力:
“我们皮旅虽然人数不多,装备也不精良,但我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斗志。
为了革命的胜利,为了主力部队的安全,我们愿意承担这个艰巨的任务!”
领导们相互对视了一眼,最终点了点头:
“好,皮旅,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了!”
皮定均回到旅部,召集了旅里的干部们。
房间里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,大家的眼神中都透露出一丝担忧。
“同志们,我们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。”
皮定均看着大家,缓缓说道,“我们要为中原解放军主力部队掩护,假扮主力吸引国民党军的火力。”
干部们听了,脸上露出了震惊和担忧的神情。
“旅长,这任务太危险了,我们皮旅只有7000多人,而敌人有30万啊!”
一位干部忧心忡忡地说道。
皮定均点了点头,说道:“我知道这个任务很艰巨,但我们不能退缩。
我们是革命的军人,为了国家和人民,我们必须勇敢地面对困难。
大家想一想,如果我们不承担这个任务,主力部队就会陷入危险之中,解放区的局势也会更加危急。”
干部们沉默了,他们知道皮定均说得对。
“旅长,我们听你的!哪怕拼到最后一个人,我们也要完成任务!”
另一位干部坚定地说道。
皮定均露出了欣慰的笑容:“好!有你们这句话,我就放心了。
我们皮旅一定要打出威风,让敌人知道我们的厉害!”
皮旅的7000余人,就这样踏上了这条充满未知和危险的征程。
他们就像一群勇敢的孤雁,飞向了那片充满暴风雨的天空。
中原解放区已经被敌人包围得水泄不通,皮旅的每一步都充满了艰难险阻。
他们手中的武器老旧不堪,弹药也十分匮乏,后勤更是被敌人掐得死死的。
别说粮食,就连鞋都快磨烂了。
战士们穿着破旧的军装,脚上蹬着磨破的鞋子,一步一步地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前行。
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和坚毅,眼神中透露出对胜利的渴望。
“旅长,我们这样走下去,什么时候才能摆脱敌人的追击啊?”一位年轻的战士忍不住问道。
皮定均看了看他,微笑着说道:
“小伙子,别着急。我们现在的任务是佯攻东线,吸引敌军火力,为主力突围创造机会。只要我们坚持下去,就一定能完成任务。”
“可是,敌人那么多,我们真的能行吗?”战士还是有些担忧。
皮定均拍了拍他的肩膀,说道:
“我们虽然人数少,但我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斗志。只要我们团结一心,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。
而且,我们也不是毫无胜算。我们可以利用地形和敌人的弱点,给他们来个出其不意。”
战士听了,点了点头,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希望:
“旅长,我明白了。我一定会跟着你,坚决完成任务!”
皮旅在行军过程中,不断制造烟雾、假架桥、假渡河等假象,
成功让国民党误判,误以为主力还在东线。而真正的大部队却在6月26日凌晨悄然突破包围圈,向西突围。
敌人反应过来后,发现自己被骗,顿时暴跳如雷。
他们疯狂地围攻皮旅,企图将这支“眼中钉、肉中刺”彻底消灭。
一时间,枪炮声震耳欲聋,硝烟弥漫了整个天空。
皮旅的战士们陷入了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,情况十分危急。
“旅长,敌人火力太猛了,我们快顶不住了!”一位连长焦急地喊道。
皮定均站在高处,观察着敌人的动向。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冷静和果断:“不要慌!大家按照预定计划,坚守阵地,等待反击的时机。”
在皮定均的指挥下,战士们顽强地抵抗着敌人的进攻。他们用手中的武器,一次次地击退了敌人的冲锋。
然而,敌人的攻势越来越猛,皮旅的伤亡也在不断增加。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,战士们的眼中充满了悲痛和愤怒。
“旅长,我们不能再这样被动挨打了!让我们冲出去,和敌人拼了!”一位战士愤怒地喊道。
皮定均摇了摇头,说道:
“不行!现在冲出去,就是白白送死。我们要保存实力,等待合适的时机。”
就在这时,皮定均突然发现敌人的后方出现了一丝混乱。他心中一动,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反击的好机会。
“同志们,跟我冲!”皮定均大喊一声,带领着战士们向敌人的后方冲去。
战士们如猛虎下山般,冲向了敌人。
敌人没想到皮旅会突然发起反击,顿时乱了阵脚。
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,皮旅终于成功地击退了敌人的进攻,突出重围。
02
经过几天的艰苦行军,皮旅来到了吴家店。
这是一个小村镇,周围地势较为平坦,适合部队修整。但问题是,这地方被国民党军控制着。
“旅长,吴家店有敌人驻守,我们怎么办?”一位干部问道。
皮定均看着吴家店的方向,陷入了沉思。
他知道,如果硬拼,皮旅肯定会遭受重大损失。必须想一个巧妙的办法,才能拿下这个村镇。
突然,他灵机一动,想到了一个主意:
“我们可以假扮特务,骗敌运粮。”
干部们听了,都露出了疑惑的神情:
“假扮特务?这能行吗?”
皮定均笑了笑,说道:
“敌人现在被我们搞得晕头转向,只要我们伪装得像,他们肯定会上当。”
于是,皮定均先派出便衣侦察队,乔装成国民党特务,溜进村子。
便衣侦察队的队员们穿着国民党的军装,戴着特务的帽子,大摇大摆地走进了村子。
他们来到了敌人的乡公所,假模假样地拍着桌子:
“你们这里有粮食吧?国军要来运粮了,赶紧给上面送过去!”
乡公所的人一听,顿时慌了神。他们赶紧给周边的乡长打电话,让他们马上送粮食过来。
“长官,您放心,我们这就安排人送粮食过来。”
乡公所的人点头哈腰地说道。
便衣侦察队的队员们满意地点了点头:
“好,你们动作快点。要是耽误了国军的大事,你们可担待不起!”
说完,他们便离开了乡公所,在村子里四处转悠,观察着敌人的动静。
当天晚上,一个乡的乡长带着百姓挑着大米进了吴家店。皮定均早已带领着大部队悄悄摸进了村镇,埋伏在周围。
“动手!”
随着皮定均一声令下,战士们如猛虎般冲了出来,迅速端掉了乡公所,将粮食装上骡马。
敌人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,就已经成了皮旅的阶下囚。
看着满车的粮食,战士们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“旅长,你这招真是太妙了!”一位干部赞叹道。
皮定均笑了笑,说道:
“打仗不光要靠勇气,还要靠智慧。我们要善于利用敌人的弱点,给他们来个出其不意。”
解决了补给问题后,皮旅在吴家店进行了短暂的修整。战士们吃饱喝足,养精蓄锐,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好了准备。
然而,平静只是暂时的。
7月15日,皮旅在石牌遭遇了国民党军3个整编师的重重包围。
石牌,这个原本宁静的小村庄,此刻变成了一片血雨腥风的战场。
枪炮声震耳欲聋,硝烟弥漫了整个天空。
皮定均站在高处,观察着敌人的动向。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决绝:
“同志们,这是一场恶战,但我们不能退缩。我们要坚守阵地,杀出一条血路!”
战士们纷纷响应:“旅长,我们不怕死!坚决完成任务!”
战斗打响了,敌人如潮水般向皮旅的阵地涌来。他们用机枪疯狂扫射,用炮弹不断轰炸,试图将皮旅的阵地彻底摧毁。
皮旅的战士们毫不畏惧,他们用手中的武器,一次次地击退了敌人的进攻。
子弹打光了,他们就用手榴弹;手榴弹用完了,他们就拿起刺刀和匕首,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。
阵地上,尸体层层叠叠,鲜血染红了大地。战士们的身上满是伤口,但他们依然顽强地战斗着。
“旅长,敌人太多了,我们快顶不住了!”一位连长焦急地喊道。
皮定均看着眼前的惨状,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愤怒。但他知道,现在不能退缩,一旦退缩,就会全军覆没。
“同志们,坚持住!我们一定要守住阵地!”皮定均大声喊道,他的声音在枪炮声中显得格外响亮。
在皮定均的鼓舞下,战士们重新振作起来,继续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。
阵地失守三次,又被夺回三次。
每一次夺回阵地,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。
但战士们没有丝毫的退缩,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,捍卫着阵地的尊严。
经过一夜的激战,皮旅终于拼光了子弹,用尽了手榴弹。但他们没有放弃,依然拿着刺刀和匕首,与敌人拼杀着。
“杀啊!”战士们怒吼着,冲向了敌人。
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疯狂和决绝,仿佛一群不要命的勇士。
敌人被皮旅的顽强抵抗所震惊,他们没想到这支人数不多的部队,竟然如此难缠。
最终,皮旅硬生生拼掉了敌人5000多人,杀开了一条血路。
战后,国民党军发现,皮旅的阵地上,尸体层层叠叠,血流成河,惊呼:
“这根本不是人打的仗!”
皮定均看着眼前的战场,心中充满了感慨。
他知道,这场战斗的胜利来之不易,是战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。
“同志们,你们都是好样的!”皮定均对着战士们说道,
“我们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,但我们成功地完成了任务。
我们要继续前进,为了革命的胜利,为了国家和人民!”
战士们听了,纷纷振臂高呼:
“为了革命的胜利,前进!”
03
突破敌人的包围后,皮定均带着7000人,在三省之间开始了亡命狂奔。
他们就像一群被猎人追赶的野兽,拼命地寻找着生存的希望。
一路上,他们不断遭遇敌人的追击和堵截。
每一次战斗,都充满了危险和挑战。
但皮旅的战士们没有丝毫的退缩,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斗志和出色的战斗技巧,一次次地击退了敌人的进攻。
在行军过程中,战士们不仅要面对敌人的枪炮,还要忍受饥饿和疲劳。
他们的粮食已经所剩无几,只能靠野菜和树皮充饥。
鞋子磨烂了,他们就用布条裹着脚继续前行。
“旅长,我们这样走下去,什么时候才能到达解放区啊?”一位战士疲惫地问道。
皮定均看着他,鼓励道:
“小伙子,再坚持一下。
我们已经走了这么远,不能在最后关头放弃。
只要我们团结一心,就一定能到达解放区。”
“可是,我们的粮食快没了,战士们都很疲惫,这样下去不行啊。”战士担忧地说道。
皮定均沉思了片刻,说道:
“我们要想办法解决粮食问题。同时,也要合理安排行军和休息时间,让战士们能够恢复体力。”
于是,皮定均一方面派人四处寻找粮食,一方面调整行军计划,让战士们能够得到适当的休息。
在一次寻找粮食的过程中,皮旅的侦察兵发现了一个敌人的粮仓。
皮定均得知这个消息后,心中一动,决定再次使用“智取”的策略……
他派出了一支小分队,趁着夜色悄悄地摸进了敌人的粮仓。
小分队的队员们动作迅速,很快就将粮仓里的粮食搬空了。
当敌人发现粮仓被劫时,皮旅的战士们已经带着粮食远走高飞了。
有了粮食的补充,战士们的士气大振。他们加快了行军的步伐,向着解放区的方向奋勇前进。
在行军过程中,皮定均还不断地给战士们做思想工作。
他告诉战士们,他们现在所做的一切,都是为了革命的胜利,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幸福。
“同志们,我们虽然吃了很多苦,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初心和使命。
我们要坚持下去,为了实现我们的理想而奋斗!”皮定均的话,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战士的心。
战士们纷纷表示:“旅长,我们一定跟着你,坚决完成任务!”
经过20余次的战斗,行军750公里,7月20日,皮旅终于成功突围,抵达了苏皖解放区。
当皮旅的战士们踏入解放区的土地时,他们激动得热泪盈眶。
他们知道,自己终于摆脱了敌人的追击,完成了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苏皖解放区的领导和群众们热烈欢迎皮旅的到来。他们为战士们送来了粮食和衣物,表达了他们对皮旅的敬意和感激之情。
“你们辛苦了!你们是英雄!”一位领导紧紧地握住皮定均的手,激动地说道。
皮定均笑了笑,说道:“这是我们应该做的。我们只是完成了组织交给我们的任务。”
这支原本被当作“弃子”的部队,不仅活着回来了,而且带回来了一整套“以少胜多”的突围战法,让所有人刮目相看。
皮旅的成功突围,在整个解放区引起了巨大的轰动。
人们纷纷传颂着皮定均和他的战士们的英勇事迹,将他们视为英雄和榜样。
1955年评定军衔时,皮定均本该授少将。
可毛主席直接越级提拔,破格授予中将,打破了当时的晋升惯例。
随后,在审阅全军将帅名单时,毛泽东又在他的名字旁边批示了6个字,
“皮有功,少晋中”。
皮旅突围后,国民党内部一片哗然。他们对这个“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魔鬼”惊恐万分。
蒋介石亲自下令:“看到皮定均的部队,立即报告,不许轻敌!”
敌军高层甚至流传着一句话:“跟共军作战,最怕三个姓,刘、粟、皮!”
就连周总理都忍不住问:“他到底带了多少人?”
这支“弃子之旅”,不仅活着回来,还成了全军学习的榜样,皮定均的名字,从此名震华夏!
在后来的岁月里,皮定均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着。他带领着部队参加了许多重要的战役,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赫赫战功。
然而,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。
1976年7月7日,皮定均在福建指挥军事演习时,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,年仅62岁。
皮定均的离去,让无数人感到悲痛和惋惜。
但他所留下的英勇事迹和战斗精神,却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。
他的故事,就像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,
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,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,而不懈奋斗。
在今天,当我们回顾那段历史时,
依然能够感受到皮定均和他的战士们所展现出的那种坚定信念、顽强斗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。
这种精神,将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,激励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奋勇前进。
让我们铭记皮定均这个名字,铭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,让英雄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传承下去!
本文基于历史资料与口述采访改编创作,并非真实历史,未涉及宗教议题,仅供参考,请理性对待,切勿盲从或过度解读。参考资料:中国共产党新闻网-2017年03月15日08:05“皮旅有功,由少晋中”——中原突围死亡之路生还的第一旅,中国共产党新闻网-2014-09-24-皮定均率部中原突围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