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热点资讯
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意昂体育 > 新闻动态 > 全行业亏掉底裤,它却给高管发1750万年薪,阳光电源凭什么?
全行业亏掉底裤,它却给高管发1750万年薪,阳光电源凭什么?

发布日期:2025-10-26 11:15    点击次数:86

魔幻,实在是太魔幻了。

当整个光伏行业哀鸿遍野,从上游硅料到下游组件,大家都在比赛谁亏得更快,谁的裤衩输得更彻底时,有家公司不仅没加入这场“比惨大会”,反而悄悄点了份外卖,开了瓶香槟。

这家公司叫阳光电源。

更骚的操作是,当同行们为了活下去纷纷给高管降薪,含泪表示要与公司共克时艰时,阳光电源反手就给自家高管发了个天价年薪大红包。副董事长1750万,高级副总裁1294万,连董事长的工资都只有他们的零头。

这操作,就好像全村都在吃席,只有你家在办喜宴,还把鞭炮怼在别人家门口放。

一边是全行业哭爹喊娘,一边是高管薪酬拿到手软。这强烈的反差感,让你不禁想问一句,凭什么?阳光电源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,还是掌握了什么不可告人的财富密码,敢在行业寒冬里如此嚣张?

这事儿,得从光伏行业这场血流成河的内卷说起。

2024年的光伏圈,简直就是一部灾难片。曾经不可一世的硅料,价格跟坐了跳楼机一样,直接给你来个七折骨折,把一众大佬砸得头晕眼花。组件厂更是人间炼狱,毛利跌破10%,别说赚钱了,能不亏钱都得烧高香。价格战和产能过剩这两把刀,左右开弓,把所有人的利润都剁成了肉泥。

曾经的王者们,一个个被按在地上摩擦。硅料和电池片双料冠军通威股份,营收暴跌,净亏70亿,一夜回到解放前。单晶硅片龙头隆基绿能,营收缩水,净亏86亿,江湖地位岌岌可危。天合光能、晶澳科技、TCL中环这些名字,有一个算一个,净利润全都在跳水,降幅超过150%都是基本操作。

整个行业,弥漫着一股烧焦的味道。

在这种背景下,阳光电源的业绩报告,就像是在一堆破烂里开出了一朵花,而且是带钻石的那种。2024年,营收778亿,增长7.76%;净利润110亿,增长16.91%,首次干破百亿大关。

你把这份财报跟隔壁亏掉裤衩的同行放一起看,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不真实感。在营收前十的光伏企业里,只有阳光电源这一个奇葩,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。别人是生存问题,他是发展问题。

这还没完。到了2025年一季度,当有些逆变器同行还在亏损泥潭里打滚时,阳光电源的增长势头更猛了。营收暴增50%,净利润暴增82%,毛利率干到35%,净利率接近20%。

这数据,已经不是“优秀”能形容的了,这简直是在对整个行业进行降维打击。

现在,你再回头看那份天价高管薪酬,是不是觉得合理多了?公司赚得盆满钵满,给能打仗的将军多分点肉,逻辑上完全说得通。毕竟,在资本的世界里,赚钱就是最大的正义。

那么问题来了,阳光电源的这身金钟罩铁布衫,到底是怎么练成的?

答案就两个字:预判。

或者说,当所有人都挤在独木桥上,为了抢那点光伏逆变器的市场份额打得头破血流时,阳光电源早就给自己修了好几条高速公路。这种“东边不亮西边亮”的狡兔三窟式布局,才是它能在行业下行周期里反向开香槟的核心。

光伏逆变器,是阳光电源的老本行,也是它的基本盘。2024年,逆变器全球出货量第一,江湖地位稳如老狗。但阳光电源自己也清楚,这块业务再牛,也架不住整个行业发疯式内卷。所以,虽然营收还在涨,但增速放缓,毛利也在降。这说明,神仙也扛不住价格战。

真正让阳光电源脱颖而出,把它从业绩平庸拉到业绩爆炸的,是它的第二增长曲线——储能。

当同行们还在光伏主赛道里死磕,为了一两个点的毛利打得你死我活时,阳光电源早已把重兵压在了储能这个新兴战场上。他们敏锐地察觉到,光伏发电不稳定,要想大规模应用,必须配上“充电宝”,也就是储能系统。

这个战略预判,简直是开了上帝视角。

2024年,阳光电源的储能业务原地起飞。营收增长超40%,发货量暴增167%,毛利率高达36.69%,直接成了公司最赚钱的业务。这就形成了一个奇妙的局面:光伏主业的利润被行业内卷稀释了,但储能业务的利润却爆炸式增长,完美对冲了风险,甚至还大赚特赚。

2024年,阳光电源的储能系统全球装机量第一,可融资性全球第一。这种在细分赛道建立的绝对统治力,就是它对抗行业寒冬的诺亚方舟。

挖得再深一点,你会发现阳光电源的成功,不是靠运气,而是技术和市场的双轮驱动,说白了,就是舍得花钱和会赚钱。

先说舍得花钱。在科技行业,研发就是命根子。你今天省了研发的钱,明天市场就会让你加倍吐出来。阳光电源显然深谙此道。2024年,研发费用砸了31.64亿,同比增长近30%,无论总额还是增幅,都把同行甩在身后。

钱花在哪了?花在刀刃上。阳光电源的逆变器,转换效率全线干到99%,行业顶尖水平。这意味着同样一块光伏板发的电,用他家的逆变器,就能多送出一点电上网,日积月累就是真金白银。他家的储能系统,循环寿命长达12000次,官方说法是比同行多用五年。这意味着客户买一套设备,能用更久,长期成本更低。

这种技术上的领先,形成了一道又高又厚的墙。当那些研发投入不足的同行还在用着上一代技术,为了控制成本焦头烂额时,阳光电源已经用技术优势在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,享受着技术溢价带来的高毛利。

再说会赚钱。当国内市场杀成一片红海,利润比纸还薄的时候,阳光电源的策略很简单:去国外,赚老外的钱。

海外市场,特别是欧美的大储市场,毛利率高得吓人。阳光电源在这里的策略堪称教科书级别,一套储能系统的利润,顶得上同行卖三套。他们怎么做到的?“上下游通吃”的本地化。在上游,跟硅料巨头签长单,锁死成本;在下游,直接在欧美建仓库,保证交付速度,提升服务体验。

这种组合拳打下来,效果立竿见影。2024年,阳光电源在海外拿下了几个超级大单。跟沙特签了7.8GWh的全球最大储能项目,跟英国签了4.4GWh的欧洲最大储能合作协议。这些订单,不仅是白花花的银子,更是阳光电源在全球市场打响的金字招牌。

所以你看,阳光电源的成功逻辑其实很清晰:在国内光伏内卷时,它靠技术壁垒稳住基本盘;同时,靠着提前布局的储能业务和凶猛的全球化战略,在海外高利润市场大杀四方,找到了新的增长引擎。

当然,花团锦簇之下,也并非没有隐忧。阳光电源风光无限的财报B面,也藏着两个不大不小的雷:应收账款和存货。

2024年底,公司账上趴着276亿的应收账款,简单说,就是货发出去了,钱还没收回来。这主要是因为海外大储能项目周期长,以及国内电站投资需要垫资。钱收不回来,就会占用大量资金,影响现金流,甚至有变成坏账的风险。

同时,仓库里还堆着290亿的存货,比年初多了76亿。虽然大部分是为了应对未来的大项目交付,但存货就是风险。万一市场风向突变,或者价格下跌,这些存货就可能变成烫手山芋。

这两个数字高企,说明公司在高速扩张的同时,现金流的压力正在变大。这是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

除此之外,更大的挑战在于,储能这块肥肉,已经被所有巨头盯上了。宁德时代、比亚迪这些电池巨无霸,正带着成本优势和技术实力冲进储能市场。可以预见,光伏赛道的价格战,很快就会在储能赛道复刻。当门口的野蛮人开始敲门,阳光电源还能否维持现在的高毛利,是个巨大的问号。

总而言之,阳光电源的故事,是一个关于战略远见和残酷执行力的现实主义剧本。在别人都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时,它抬头看了看天,然后果断在更肥沃的土地上挖了口井。

但商业世界里,没有永远的王者,只有永远的挑战。如何在高歌猛进中管好自己的钱袋子,如何在新一轮的血腥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,是阳光电源接下来必须回答的问题。

牌桌上的厮杀,才刚刚开始。而阳光电源,虽然手握一把好牌,但远没到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。

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,倡导积极价值观念。如有内容争议,欢迎监督指正。



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