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8-06 00:26 点击次数:114
晋武帝司马炎一辈子有26个儿子,但其中8个很小就去世了。剩下的18个儿子的名字和封号,史书里都写得很清楚。要说司马炎哪个儿子最有名,那肯定是智力不太好的晋惠帝司马衷。
泰始三年,也就是公元267年,司马炎把只有9岁的司马衷选为了太子。这个消息一出,朝廷和民间都炸开了锅。为啥呢?因为大家都知道,司马衷这孩子智力上有点问题,司马炎选他当太子,可不是件小事儿。
大臣们都知道司马衷不太灵光,就连司马炎自己也清楚儿子能力不足,他曾悄悄跟皇后杨艳提起过,想换个皇位继承人。
但到头来,司马炎还是没换太子。他儿子那么多,明明可以挑别人,为啥就非要认定司马衷当太子呢?
【一、兄长早夭,司马衷成嫡长子】
最主要的原因肯定是长子继承制,按照家族的规矩,选嫡选长能减少权力争夺,是挑继承人的最好办法。
司马衷是司马炎和杨艳皇后的第二个儿子,本来他们的大儿子司马轨在两岁时就死了。这样一来,司马衷就变成了家里的老大。不管是按血缘还是按规矩,司马衷都应该当上太子。
古往今来,不按照规矩立继承人,比如不选嫡长子而选其他儿子,往往容易闹出大乱子。就像东汉末年,袁绍、刘表这些人因为没选长子当继承人,结果内部乱成一锅粥。还有曹操,在曹丕和曹植之间拿不定主意,搞得魏国也是动荡不安。
往事历历在目,司马炎心里十分清楚,司马衷虽然脑子不太灵光,但他毕竟是皇后所生的第二个儿子,身份地位比其他妾室生的儿子都要高。
说到司马衷不太聪明这事儿,司马炎心里其实也挺犯嘀咕的,他还动过换太子的念头,并且跟皇后杨艳商量了这事。可没想到,司马炎刚一开口,就被杨艳给坚决否定了。
在那个“孩子出息母亲也跟着沾光”的封建社会,司马衷的地位不光关系到皇家的血脉延续,还连着杨艳和她娘家人的脸面。所以杨艳毫不客气地反对道:“立太子得按出生顺序来,不是看谁聪明,这能随便改吗?”
就是说,挑储君得看是不是正室生的老大,而不是看谁本事大,哪能随便就换人呢?
皇后说的话虽然是在为自己的儿子开脱,但也反映出“立嫡立长”的观念大家心里都认可,司马炎很难去反对。再说了,司马炎自己也是这个规矩的得利者,当然不会带头去打破它。
另外,司马炎之后没换太子,可能也是因为他心里还念着和皇后杨艳的那份夫妻感情。
【二、出题测试,作弊通过】
在杨艳临终之际,她心里挂念着太子司马衷的皇位坐得不稳,便含泪跪在司马炎膝头,恳求他在自己走后,能让自己的堂妹杨芷当上皇后。司马炎点头应允后,杨艳才安心地闭上了眼睛,离开了人世。
可能,从那以后,每当司马炎心里萌生出更换太子的念头,他就会回想起爱妻临终前的深切叮咛,于是便放弃了废黜太子的想法。
可是,让司马衷当太子,这真的合适吗?朝廷里挺多大臣心里都犯嘀咕,私下里不少人劝司马炎挑个更有本事的立为太子,不然国家可就得动荡了。
大臣卫瓘觉得司马衷不能担当大任。有次,司马炎开宫廷派对,请大臣们来喝酒,卫瓘就装作喝多了,婉转地跟司马炎说,该换个太子了。
卫瓘装作喝醉的样子,晃晃悠悠走到司马炎床边,摸着床沿感叹道:“这么好的位置,真是可惜了呀!”
换句话说,就是太子司马衷恐怕担不起治理国家的重任,皇上还是再找个有本事的人来当太子比较好。
司马炎心里清楚卫瓘的意思,可他偏偏装作不明白,反问卫瓘道:“你该不会是真的喝上头了吧?”
看到司马炎完全没有打算换太子,卫瓘也就不敢再多说什么了,从那以后,他再也没有提起过这件事。
其实,司马炎也给司马衷搞了个像“脑筋急转弯”一样的测试,就是想看看司马衷脑子灵不灵光。他特意出了几个问题让司马衷回答,还规定必须在三天之内把答案交上来。
这种考试方式挺古怪的,要是真想瞧瞧司马衷的本事,直接出题让他当场回答不就好了?何必特地给三天时间,这不是明摆着给司马衷机会弄虚作假嘛?
说起来,司马衷的老婆贾南风悄悄找了个“高人”帮忙,轻轻松松就帮司马衷解决了难题。司马炎看了司马衷的答案后,觉得还挺不错,心想儿子好歹能分辨是非,这下心里踏实多了。
【三、外戚辅政,有孙聪慧】
很明显,司马炎只想要一个司马衷“不笨”的结果,他才不在乎过程和事实真相呢。那场所谓的测试,不过是场刻意导演的政治戏码,目的就是为了让那些反对太子的大臣们闭嘴。
难道司马炎不忧虑司马衷将来守不住皇位吗?他心里头肯定是有那么点担忧的,所以司马炎早早就做好了周全的准备,他相信靠这些安排能让司马衷的皇位稳稳当当的。
一开始,为了让司马家的亲戚更有势力,司马炎给好多司马家的王爷,像汝南王司马亮、赵王司马伦他们,都封了很大的官,还给了他们管军队和政务的大权。
另外,皇帝在内宫倚重像杨骏这样的皇室亲戚大臣,组成了一个辅助朝政的小圈子,用来平衡和限制司马家族的各位王爷。
杨骏是司马炎头一个皇后杨艳的爹,他没啥本事,也没啥名气,以前也就当当县令这样的小角色。后来沾了女儿的光被封了侯。可这人肚量小,挑不起辅政的大梁。
不过司马炎的想法挺特别,他觉得杨骏要是没本事,就不会有啥歪念头。再说杨骏“无儿无女”还是司马衷的外公,他肯定会安安分分地帮司马衷。
司马衷的老婆贾南风,来自平阳的有钱有势的贾家,是个大家族出身,能帮司马衷在朝廷里站稳脚跟。
司马炎觉得,他设计的这套互相牵制的方法,能让司马衷坐稳皇位,因此就没考虑换太子。
另一种说法是,司马炎没废掉司马衷,也没选其他皇子当太子,是因为他看重司马衷的长子司马遹。
司马遹从小就很聪明,司马炎觉得这个小孙子有他爷爷司马懿的气质。有一次,他摸着司马遹的背对大臣们说:“这孩子以后肯定能让咱们司马家更红火!”
也许在司马炎看来,尽管司马衷能力一般,但有了他那出色的孙子司马遹作为未来的希望,西晋的江山还是能够稳稳当当的。这也让司马炎心里有了底,觉得不换太子也没啥大不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