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热点资讯
意昂体育介绍
你的位置:意昂体育 > 意昂体育介绍 > 彭老总戎马生涯的遗憾:关家垴大战,2万八路为何吃不掉500日军?
彭老总戎马生涯的遗憾:关家垴大战,2万八路为何吃不掉500日军?

发布日期:2025-08-18 09:25    点击次数:86

一些老同志可能记得,在几十年前的特殊时期,彭德怀元帅的一些败仗常被提起,树为反面教材。

其实这些败仗,并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。

所谓“胜败兵家常事”,彭德怀戎马一生,南征北战,打过不知道多少仗,最后挑出来的败仗,不过就四场。

红军时期、八路军时期、解放军时期、志愿军时期,各一场。在这四场中,八路军时期的“关家垴战役”,是争议最大的。

其实1940年的“关家垴战役”规模很小,敌人就日军冈崎支队500多人。围攻他们的,是八路军129师和山西决死纵队、八路军总部特务团,共8个团,近20000人。

可是八路军鏖战两天,居然没能攻下关家垴,日军在援军接应下撤出战斗。

在抗战中,八路军作为轻步兵队伍,早期主动攻坚的战役较少。

关家垴战役之所以受争议,一是八路军的攻坚能力比想象中的低:20000打500的悬殊比例,还有主力部队带着火炮参战,依然没啃下日军。

二是彭总对这次进攻有异常的坚持,在前线刘伯承、陈赓等人建议撤退时,彭总坚决不同意。

他甚至下令:“打不下关家垴,129师就取消番号!杀头不分大小!”

此战让八路军损失大量资源,伤亡也不小——后世认为总伤亡在2000-3000人,对整个山西八路军士气影响较大。

在1940年10月,百团大战进入尾声,冈崎支队是怎么跑到关家垴的?这一战中,八路军打得有多英勇?为什么彭总坚持要打关家垴?

【一】杉山元:难道华北非我军所有?

在彭总一生之中,没有哪张照片,比上面这张照片更出名。

历史教科书中,“抗战时期的敌后斗争”一节,就以彭德怀的这张指挥照为代表。

鲜为人知的是,该照片就是在关家垴山下拍摄的,彭德怀头顶几百米外,就是日军的阵地了。

1940年8月,八路军在华北发动了“百团大战”。

晋察冀军区以“正太路破袭战”(河北正定到山西太原)为核心,破坏河北、河南、山西、察哈尔等地的日军铁路、公路、要塞。

这次行动几乎是八路军全体出动,加上地方民兵和抗日群众,20多万人在平汉铁路、北宁铁路、平绥铁路等多条线路发动攻击。

8月20日到9月中旬,正太路等多条铁路瘫痪,还有数百公里的公路被破坏,日军的兵站、桥梁、碉堡受到攻击,伪军损失上万人。

这场大战,打碎了1939年以来日军对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围困。全国各界,都对八路军竖起大拇指。

百团大战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,日军华北方面军当时有两个军,近30万人,还有伪军十几万。

但日军主力在河南和安徽的正面战场对抗,后方的部队约12万人,以小队为单位,分散在各个交通要道。

这些部队战斗力一般,一半以上属于后勤、治安、生产部队,面对八路军的突袭有点手足无措。

到了9月下旬,八路军发起第二阶段作战,大举围攻日军的据点,甚至解放了几个县城,消灭交通线附近的日伪军5000多人。

彼时“华北战役”的名字传遍世界,反法西斯战争正在低潮,法国投降,英国苦战,重庆政府也在枣宜会战损失较大。

结果八路军这一打,让日军“后院失火”,全球关注起中国敌后抗战。

东京大本营被吓了一跳,陆军参谋总长杉山元表示:“难道华北非我所有?”

无论是日军还是重庆蒋氏,都没想到八路军现在实力这么强,能发动跨几个省的联合作战。

华北方面军司令多田骏挨了天皇的骂,立了军令状,要“重塑华北秩序”。

他从南线调来2万多部队,制定了类似伪满扫荡抗联的“讨伐作战”,即经济封锁、军事进攻、政治拉拢,妄图瓦解晋察冀根据地。

这一作战在10月下旬进入高潮,我军称之为“大扫荡”。

日军3万人分十几路进入山西,一路烧杀抢掠,扫荡八路军活动地区的农村,烧屋、牵牛、杀人、封井。

10月6日,八路军司令部下达命令,各部队的主要任务从破袭转为反扫荡,要保护群众和工厂设施,并在运动中寻歼敌人。

就在这个情况下,1940年10月30日,日军第226联队的副队长冈崎谦受,带着隶属第4混成旅团的“冈崎支队”从山西南部武乡县出发,沿着公路向太岳山杀去,这里是八路军的核心游击区。

【二】冈崎扫荡黄崖洞,彭总下令围歼

按照日军得到的情报,八路军的指挥部就在太岳地区,所以日军分散为500-1000人的支队、大队,寻找八路军主力。

冈崎支队核心是三个不满编的步兵中队,加工兵、辎重、通信、医疗各一个小队,还有个炮兵分队,有两门九四式山炮。

这支部队一共530多人,牵着几十头骡马,虽号称支队,但实际上有大队的编制。

他带队一路翻山越岭,没有和八路军遭遇,在21日晚上进入武乡县东部的蟠龙镇扎营。

不巧的是,冈崎支队所在的蟠龙镇,正好是129师师部所在地。

日军22日和八路军129师遭遇,双方打了几天,129师师部转移,冈崎支队转而向北搜索。

结果在27日下午,这支部队居然误打误撞钻进了黄崖洞,发现了八路军的“黄崖洞兵工厂”。

该工厂是八路军军火的重要支柱,叫“命根子”也不为过。

日军对兵工厂进行了破坏,砸坏机器,抢走了很多武器弹药,消息传到司令彭德怀的耳朵里,他勃然大怒。

彭德怀下令129师追击这股日军,争取将其歼灭。

28日,冈崎支队到达洪水镇,八路军129师主力和“山西决死一纵”两个团围了上来。

日军向南撤退,到了蟠龙镇,结果退路被堵。冈崎谦受下令,全体日军上了一个叫“关家垴”的山头。

日军500多人,带着俘虏的三四百农民,赶着驮弹药、火炮的骡马上了关家垴。

所谓“垴”,是一种小型黄土台地,上面平整,下面陡峭。

日军上的关家垴,东西北三面都是开垦的大梯田,梯度落差极大,难以通行。

唯南面是上下山头的通道,日军阵地靠北展开,在29日晚上开始修筑阵地。日军赶着中国人挖掘战壕,日军自己也修筑工事,土工作业半晚。

日军把整个山头变成战壕网,里面有避炮的猫耳洞。山头前方有散兵坑,日军一个中队在前方防御。

【三】拿不下关家垴!砍头不分大小

在关家垴的对面500多米处,还有一个叫“柳树垴”的高地,地势更高,两个高地互相瞭望。

冈崎谦受派出几十日军夺取了柳树垴,架起机枪,策应关家垴。

10月29日,彭德怀下令进攻关家垴,当时周围有八路军129师385旅、386旅、新10旅,还有“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一纵队”。

进攻的团级部队有129师第16团、第772团、第769团、第28团、第29团。

还有决死一纵的第25、第38团,彭德怀还带八路军司令部特务团,以及总部炮兵连助战。

这些八路军到底有多少人,后世有争议,广泛说法是20000人左右。

但考虑到八路军刚经过两个月的大战,部队缺编严重,所以这8个团加起来,战斗部队可能在10000-12000左右较为可靠。

彭老总在29日来到关家垴附近,做了战斗动员会,要求刘伯承、徐向前吃掉这股部队。

总攻的时间定在30日的凌晨4点,主力是总部特务团,以及陈赓的386旅。

新10旅的部队本来分兵控制了柳树垴,但没想到当晚12点左右,日军一个分队绕道进攻,把守军第25团一个营打退,夺取了阵地。

386旅得知柳树垴丢失后,并未第一时间组织反击,给了日军修筑阵地的时间。

等晚上2点左右,决死一纵和新10旅去夺回阵地,日军背靠战壕死守,掷弹筒频繁轰炸,八路军攻不上去。

柳树垴开战,关家垴的日军用重机枪支援。

八路军特务团在早上进攻关家垴,一个营的战士爬上土坡,用手榴弹和掷弹筒轰炸日军。

两座山头同时开战,子弹如雨,炮声震天,太阳升起后,鬼子飞机前来助战,轰炸八路军后方阵地。

后来八路军战役总结,打扫战场时才发现,这队日军居然带着大量弹药,打出的子弹、炮弹几乎是我军的10倍不止。

《独立混成第四旅战斗详报》:“关家垴战斗,冈崎支队打出子弹20多万发,炮弹249发,掷弹筒榴弹760多发,手榴弹1710枚。”

这些弹药,和129师整个百团大战的消耗量差不多。

彭德怀亲自在前线指挥,陈赓的386旅第二波主攻,因为山坡狭窄,八路军战士以连为单位冲锋。

光秃秃的山头没有遮挡,我军在日军掷弹筒和重机枪扫射下伤亡较大。

战斗半天,我军夺取日军部分阵地,但日军火力强大,新10旅28团发动几次冲击都被挡住,最后被386旅772团接替。

日军防御的关家垴和柳树垴互为犄角,彼此火力交叉,我军强攻非常困难。

到30日晚上,决死一纵两个团对柳树垴冲锋7次,前锋曾跟日军爆发白刃战,但还是夺不下阵地。

关家垴正面的772团,虽然有总部一个炮兵连6门小山炮的支援,还有自带的掷弹筒,但部队依然上不去。

当天中午,772团1营几乎打光,有的连只剩下几个士兵。

战场十几公里外,侦查员带来消息,两个日军支队正在赶来增员,其中铃木支队预计一天内到达。

彭德怀调兵去阻挡日军援军,129师师长刘伯承,386旅旅长陈赓,都建议彭德怀撤退。

但彭老总坚决拒绝,他表示:“必须拿下关家垴,不然129师撤编!砍头不分大小!”

【四】小小关家垴,是勋章上的尘埃

此时的关家垴南坡上,阵亡八路军战士的尸体运不下来,有的战士掉了眼泪。但彭德怀拒绝一切撤退建议,坚定要发起总攻。

下午,八路军772团、16团、38团等部队各自抽调精锐,组成1000人发起总攻。同时工兵在日军阵地后方掘土,挖出了一条小路。

下午4点开始,关家垴战役进入最后阶段,八路军小股部队一直打到半夜。

期间日军指挥官冈崎谦受中弹身亡,日军前线一度松动。

31日凌晨,八路军对关家垴日军发起白刃战,日军和八路军在战壕中肉搏,双方火炮都出现误伤,两边都只差一口气。

八路军方面,25团、38团战斗部队只剩一个连,不得已撤出了战斗。

天亮后,日军飞机再次来轰炸,到中午时分,八路军伤员从关家垴撤下,柳树垴上的日军也重新夺回阵地。

各部来报告,我军炮弹和手榴弹已经不多,攻坚很吃力。

一昼夜下来,八路军各部冲锋近20次,仍然无法拿下两个高地,日本援军已经到5里外的洪水镇。

最后彭德怀无奈下令撤退,八路军留下两个营防御山下,剩下部队抬着伤员和部分烈士遗体,撤出战斗。

天黑后,日军冈崎支队残部从关家垴和柳树垴撤退,11月1日凌晨和援军会合,关家垴战役结束。

此战前后激战2天,八路军出动8个团的部队,猛攻两个山头的500多日军,造成日军300多人伤亡。

我军方面,伤亡人数长期有争议,后来军史普遍接受2500-3000人的伤亡数字。

这里面很多是1937年参加抗战的“老八路”,刘伯承非常心疼。

在战后的报告里,彭德怀、刘伯承、徐向前、邓小平、陈赓都对战役做了总结,有几个点是大家都认可的:

首先是低估了日军的后勤,这支日军530多人孤军深入,辎重队带着庞大的弹药储存,这让我军始料未及。

大量的炮弹和手榴弹,是造成我军伤亡的主要原因。

其次是日军的挖战壕水平,在我军之上。

日军在关家垴顶上的“八卦战壕”,纵横交错,战壕、交通壕、猫耳洞、备壕层层叠叠,这都是在一夜间挖出来的。

柳树垴上的日军小队,更是在2小时挖出战壕工事,速度非常惊人。

刘伯承后来提议,要学习日式土工,在八路军里推广。

而我军最大的不足,就是火力不足——6门山炮是主要火力,搭配一些迫击炮和掷弹筒,弹药不多,对战壕里的日军杀伤力有限。

此战结束后,在很长一段时间不被提起。

后来提起此战,已经是解放后了,对此战的批评,围绕在打呆仗、蛮干的指责。

特殊时期,彭德怀是千夫所指,但对关家垴之败,应该有一些辩解。

其实在1940年10月,彭德怀指挥这次强攻作战,有很深刻的战略思考。

他自己曾在回忆录写道:“扫荡作战,日军一个大队就敢孤军深入,使得扫荡次数变得密集,时间变得紧迫。我想歼灭一支敌人,让日军不敢随便几百人深入我腹地,为我游击战争取空间和时间。”

后来有人比喻,日军的“扫荡”就是捕鱼的网,用大队深入山区扫荡,就是把网眼做得很小。

而彭总的战略,就是撕破小网,逼得日军把网眼放大,自然会减轻我军的压力。

可惜的是,此战爆发在一个棘手的战场,对手又正好是有备而来,所以才会造成“杀敌一千,自损八百”的情况。

假如我军当时有多一倍的火炮,可能关家垴的结局会完全不同。

今天来看,关家垴,是彭德怀元帅军事生涯的遗憾,但对戎马一生的彭老总来说,这只是辉煌勋章上的一点灰尘罢了。

参考资料:

1.《关家垴:小山头上的血性与担当》邢玉婧

2.《惨烈关家垴——百团大战中的一场力竭血战》朱晓明,蔡朋岑

3.《关家垴战斗:百团大战中极具争议的一战》潘泽庆



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