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10-25 11:14 点击次数:115
在新疆哈密戈壁滩,那组镌刻着半个世纪记忆的“为人民服务”巨型标语,从来不是某个人的“独角戏”——它是八飞院将士用血汗筑起的精神坐标,是当地人员顶着风沙守护的历史根脉,却偏偏被一颗漠视敬畏的心,在“人民”二字间划下刺眼伤痕。更讽刺的是,当破坏者的行径被戳穿,他没有半分愧疚,反倒倒打一耙喊“网暴”,这般厚颜,比戈壁上的风沙更让人窒息。
破坏者专挑“人民”下手,抵赖时连“家乡”都敢拿来作秀
这些在戈壁上矗立了半个多世纪的标语,经历过狂风、沙尘暴的侵袭,石子虽有少量流失,但整体结构始终完整;却在短短几分钟内,被部分“户外越野爱好者” 的 “撒欢” 破坏得面目全非。有网友在视频下留言怒怼:“这些人的漂移水平真是‘高’,都漂到‘人民’的头上了!” 这句话一语双关,既讽刺了破坏者的行为,也点出了这种举动对公众情感的伤害 ——“为人民服务” 承载着特殊的情感意义,在这样的地标上肆意破坏,不仅是对自然地貌的践踏,更是对历史记忆的不尊重。
从现场痕迹看,破坏者的越野车没有选择空旷戈壁,偏偏盯着“为人民服务”的标语区域——漂移的圆圈精准落在“人”与“民”之间,轮胎碾出的深沟像一把钝刀,把两个字硬生生“割开”;更有车辆直接从字体上碾过,让半个世纪风沙都没吹散的规整石子,变得零散破碎。
当网友循着视频线索、车辙痕迹,将疑似破坏者揪出时,他的表演堪称“无耻范本”:先是拿“2024年只是路过拍视频”当借口,却被翻出同期在标语旁漂移的旧视频——镜头里的圆圈痕迹,与现场破坏处完美吻合;再是哭诉“遭网暴”,却悄悄删除了所有能佐证的视频和照片;最后还扯出“热爱家乡”的幌子,声称自己在修复其他地标,妄图用“伪善”抵消过错。
若真“热爱家乡”,怎会对家乡的历史印记下狠手?若懂“敬畏”,怎会在先辈用血汗筑就的地标上“撒野”?他大概忘了,当地人员修复时,鞋子里灌满碎石、手上磨出水泡,是为了让家乡的历史不蒙尘;而他驾着越野车在“人民”间漂移时,碾碎的不仅是石子,更是当地人对家乡历史的珍视。
抵赖躲得过一时,躲不过对历史的亏欠
如今,标语虽已恢复,但破坏者的“拒不认错”,像一根刺扎在公众心里。他以为删除证据、嘴硬抵赖就能蒙混过关,却忘了“为人民服务”这五个字,从来不是可以随意践踏的“背景板”——它是八飞院将士的青春奉献,是当地人守护的精神遗产,更是刻在每个中国人心里的价值坐标。
破坏只需要几分钟,修复却要五个人顶着风沙忙一周;一句“我没破坏”很轻易,可当地人员填沟时磨破的手、运输时颠簸的路,却骗不了人。相关部门必须尽快介入,查清所有破坏者,让他们不仅承担修复费用,更要为自己对历史的漠视付出法律代价——不是为了“惩罚”,而是为了让更多人明白:本土的历史印记,需要每个人守护;“为人民服务”的初心,容不得半分亵渎。
那个在“人民”中间搞破坏的人,可以拒绝道歉,但他欠哈密戈壁一个交代,欠那些顶着风沙修复的当地人员一个交代,更欠这段跨越半个世纪的历史一个交代。而我们更该记住:守护历史,从来不是某个人的事,而是每个“人民”的责任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