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8-27 12:03 点击次数:137
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经验材料范文(工作法)
一城之美,始于文明。x市x区有着厚重的文明底蕴,获x次“省级文明城区”,首批“省级文明示范城区”。20xx年,为落实x市委提出的全国文明城市“五连冠”和争先进位明确要求,x区充分发挥主力军、主战场作用,围绕三个关键、两大提升、一张答卷,总结形成“321”工作法,在x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走前头、作表率、勇担当、做贡献。
一、聚焦“三个关键”,筑造“文明之基”
文明创建是系统工程。x区始终坚持高点起步、高位推动,全民参与、全域联动做好三方面工作。
统筹谋划“一盘棋”布局。全区上下以文明创建工作为抓手,三年一周期制定创建规划,每年一主题实施提升行动,每年主办x件“为民办实事”项目。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推动每周四“城市建管日”、每周末“护河爱水、清洁家园”行动及每月“居民恳谈日”活动,将常态化文明创建工作融入城市管理。
责任落实“一竿子”到底。对标对表新版创建体系,层层分解指标、逐级压实责任,区直部门、街镇社区协同创建,总结提炼文明创建“五个一”机制、“挂图作战”法等经验做法。今年以来,近两万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,组织专题培训x余场,开展实地检查x余次,印发创建工作通报x期。
全民参与“一张网”覆盖。完善“科技+人力”创建机制,运用“一线处置”“市民巡访”多渠道发现并整改问题x万个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(所、站)等阵地,集结“蓝豹救援”“湖畔之声”等千支志愿服务队伍、约x万名志愿者,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,做到群众在哪里、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。
二、着力“两大提升”,塑造“文明之形”
文明创建是长期工程。x区始终坚持“创”是载体、手段、方法,“建”是根本途径的文明创建工作法。
城市文明程度提升。依托数字图书馆打造交通安全教育实践基地,通过VR模拟、阅读互动等形式,深化“文明交通”行动。投入约x亿元改造x个老旧小区、x栋楼体,实现2000年前建成小区“全域焕新”。用好“三正”践行活动“文明大篷车”活动载体,面向未成年人群体,通过“强国少年讲书人”“八一七路行走的思政课”“三个一百”心理健康服务等,实现教育一个孩子、带动一个家庭、影响整个社会。
市民文明素养提升。推动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与文化街区、睦邻中心融合,打造主题公园、讲习基地等文明实践“联合体”。军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入选x省首批“循迹再奋进”文明实践单位。与党政机关、“两新”组织、文艺社团结对共建,开展帮扶助困、文化惠民活动x余场,千名志愿者参与数字峰会等赛会保障,x个爱心茶摊为x万余人次提供服务。把选树学习宣传先进典型作为推进文明创建的有力抓手,着力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、社会公德、个人品德建设,全区x人荣获各级“道德模范”及提名,x人次入选各级“身边好人”,文明善举蔚然成风。
三、书写“一张答卷”,打造“文明之钥”
文明创建是民生工程。围绕答好“三个如何”时代命题,x区以一系列真招实招、一连串措施办法,擦亮“文明x”靓丽名片。
打造“一圈一里”幸福品牌。2019年,x区推出线上服务居民端“社区幸福通”,到2023年划定建设x个“一刻钟幸福圈”,2024年实现十街镇“幸福里”社区服务综合体全覆盖,“文明八情”不断升华,树兜社区获评首批“x省一刻钟便民生活圈”,成为x市样板。
推行“两会一员”工作机制。围绕宜居家园、闽都文化等x个特色领域,组建x人的专家委员会、x人的市民委员会以及x人的法务特派员队伍,常态提供矛盾纠纷化解、法律科普等文明实践服务。
壮大“文明x”宣传矩阵。这里主要陈述在各个平台宣传的情况和取得的成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