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10-08 20:30 点击次数:64
这年头,说到国际金融,谁还敢轻描淡写?
中国这边又抛了美债、还顺带让外汇储备飙到新高,美国资产那边直接来了个股、债、美元“三杀”连击,有没有那么点热闹?
但,咱细想下,这背后到底是巧合,还是暗流涌动?
中国手里那摞美债,怎么一会抛、一会又慢慢加回去?
美国那边,老是搞关税、滞胀还失业,究竟谁赢谁输?
金融这点事,远没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。
外汇储备飙新高,这事搁别的国家早该放鞭炮庆祝了。
2025年8月底,数字直接顶上33222亿美元,环比多了299亿。
你以为主要是咱出口翻番?没这么单纯。
关键还是美元指数自个跌了2.2%,那些欧元、日元、英镑啥的都跟着“身价”涨,计算外储自然跟着水涨船高。
再说中国央行,抢着抄底黄金,七月末到八月末,从7396万盎司升到7402万……连续十个月都在买黄金,怎么看都不太寻常。
这一波黄金涨价,外储里黄金那一栏也就膨胀到2540亿美元了,撑得整个账面更漂亮。
一句话:外储增长,其实是汇率、资产价格的合力,好戏才刚刚拉开帷幕。
但,照理讲中国一直是美债大户,为啥突然“甩手”减持?
网上不少揣测,说是怕美国乱加息、怕金融“武器化”啥的。
其实细扒数据也挺有意思,2025年7月中国又悄悄减了257亿美元美债,只剩下7307亿,直追2009年低点。
想当年中国持美债还能轻松上万亿,如今早在2022年就掉到九千亿之下。
逻辑其实很朴素:鸡蛋别老搁一个篮子里,美债危险的时候多配置点黄金、欧债、非美货币,你说不是正经操作吗?
每年减得也不算少,2022、2023、2024三年各砍了千多亿、五百多亿、又五百多亿。
但日本、英国倒挺愿意接盘,日本还增持了38亿美元,总仓位继续第一。
中国这边,策略其实就是“分散配置”,不再像以前那样重仓美债一条道跑到黑。
减持那一刻,中国的储备多元化目标暗戳戳地前进着。
没想到,美国自己的市场比剧情还精彩。
2025年那阵子,美国那边股市、债市、美元指数来了一波“三杀”连招,说白了就是:资本市场全线拉胯。
都怪特朗普上台第一件事,又玩起对等关税。
4月初宣布关税新政后,标普500直接脸绿,美债收益率疯涨,美元缩水。
有点金融基础都知道:这种股、债、汇全线泥石流的画面多半跟政策搅局和投资人跑路有关。
历史上,这样子大概率出现在经济滞胀、货币紧缩的时候,偏偏特朗普又把贸易搞乱,让市场避险情绪飙上天。
最绝的是,5月中美两国还曾联合声明说要取消对中国91%的惩罚性关税,34%关税也说要谈,但“关税拉锯战”就跟抽盲盒一样反反复复。
全球资本一看这架势,谁还安心煮美元,直接挪仓去非美资产、黄金,美元避险的“金身”感觉都要碎了。
美联储的人还苦口婆心说:这种三杀局面,会不会意味着美元不香了呀?
事实证明,是的,美债、美元危险信号此起彼伏,可如果换个视角再瞅瞅中国干嘛,里面水可深着呢。
中国干啥呢?
一边砍美债,一边买黄金,稳稳当当做资产分散。
有人觉得奇怪,问这不是跟美国吵架闹别扭的一时激动?
哪有,咱这是严格赛道“财务规划”好吗!
美国债务早超37万亿美元,GDP占比超过124%,一年利息上万亿美金,甚至比国防费还多,财政赤字一年能到1.97万亿,补都补不上。
外资大把买美债,中国却在减持。
讲真,美国财政部还统计全球持有美债总量今年4月9.01万亿,到6月9.13万亿,一路上扬。
但中国的仓位却从4月的7570亿,到5月7563亿,6月稍回升,然后7月一挥手又减了两百多亿,这节奏,像不像择机逢高减仓?
再看央行黄金储备占比,开始飙到7.64%,全球黄金也悄悄超了欧元成第二大储备资产。
都说“黄金配黑马”,这回倒有点味道了。
而且,中国出口现在本币结算正卷得热火朝天,东盟贸易里本币占比干到35%,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也溜达到7.5%。
谁还记得美国那个“定价锚”?
眼看美元在全球商品结算里影响力缩水,不光伤害了美国的全球信用,也让世界开始琢磨:以后真不用非得用美元买东西了?
这涉及的可不只是金融账面,连经济大盘都开始摇晃。
有的说,美国靠加税遏制中国,还能继续称霸世界吗?
真悬。
事实摆着——8月美国消费者物价涨到2.9%,失业救济人数、就业日子一天天难熬。
原本2024年平均每月就业能加16万人,现在直接少到每月7万。
这倒霉数据和中国的外储新高、黄金飙升放一块对比一下,简直一目了然谁在走上坡,谁在跌山沟。
外汇储备这种怪兽级数据,说白了就是中国手里应对风险的底气。
你外部风吹草动再闹腾,账上这么多家底,谁慌着?
这里不光是纸面账好看,内里分散着黄金、外币,还有那些点对点的贸易顺差,真的“左右开弓”。
8月末的纪录说明,中国有稳字当头的能力。
而当美国三杀局势发酵、华尔街资金开始掉头涌向中国市场的时候,过去那些避险、避中国的世界资本都坐不住了。
事实就是这样:谁家资产有韧性,钱就往哪儿跑。
特朗普再想靠贸易保护主义倒腾点优势,最终只会让美国自己的信用碎得更惨,债务压得财政手脚全绑死。
甚至,全球最大制造业一旦开始全面推人民币结算,美元的世界采购通行证可能真就要睡大觉了。
东盟贸易本币结算占比悄悄往上窜,数字人民币投入交易的“跑道”越来越长。
有点像是货币世界的赛道换了“领头羊”,原本一个定价中心,未来或许就成了一群多头竞跑。
美国经济啥下场?
一边通胀收不住,物价直接飞,一边就业呲呲往下挠,钱花出去了GDP没提高,经济都快成笑话了。
美国政府债务总额一看,还超过80万亿美元,占据GDP400%以上,现在国债规模就在37万亿附近!
利息花销四年里翻了不止一倍,还几乎碾压国防预算,美国政府擦着汗花钱,节节败退,一切都显得无比狼狈。
中国减持美债的时间节点也挺有意思,每次大额减持,都撞上美债收益率往下掉,这妥妥像是抓了波高点把仓位甩出去。
外资虽然在美债市场不断刷纪录,中国却稳稳掐着节奏砍仓,减少暴露风险。
或许你会问,那这样美国日子多难过?
其实可不光是难过,这种“三杀”压下来,本币结算又瓜分市场份额,世界主要资本开始离开美元资产,市场信心崩盘,就是最真切的信号。
中国央行的黄金连环加码,带来的不仅仅是外储数字,还加厚了经济抵抗风险的护甲。
美国财政赤字眼下很可能创三年来新高,特朗普时代的信用常常被打折,华尔街的大户都找机会流向中国。
中国外储的增长不只是贸易顺差那么简单,还包着汇率变动、非美货币集体升值的双重红利,然后全球大资金跟着风向跑,这才是真正的胜负手。
可以说,当前这一轮中国金融驾驭能力、资产多元分布策略正慢慢浮出水面。
美债不香了,黄金成了香饽饽;
美元一跌,人民币、亚洲货币新主流突出大屏幕;
美国市场政策反复、三杀不断,投资人只会越来越分心,越来越跑开。
反观中国,既防风险又不盲进,撑起了一轮金融稳健的天花板。
这样对比,美债-黄金-美元这场全球资产大调仓,中国选对了方向,而美国还沉迷于加税和赤字泥潭,真有点“一个在向前看,一个拽着历史包袱喘气”的意味。
聊到这,各位怎么看这轮金融棋局里的明招与暗线?
你觉得中国的外汇储备和美债策略会怎么影响未来世界经济格局,美元会不会真的让出“头把交椅”?
勇敢说说你的观点呗!
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、文明的社会风尚,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,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。
上一篇:她们的声音 正在重塑时尚叙事